企业家都是大忙人,很多企业家忙到忘记时间、忘记吃饭,忘记生病……根本没有时间去好好生活。那么,有没有企业家能够平衡好生活与生意,让生意成功的同时,生活也大放异彩? 带着这个疑问,作为观察员,我被邀请参加2月23日在“博士空间”举办的第53期博识大讲堂。
本次博识对话的嘉宾是深商会常务会长、HEC列日高商在读博士林慧与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杨思卓教授。杨思卓教授欢迎林慧的到来:今天是一个美好的日子,与美好的人相遇在这个美好的地方,相信一定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。与林慧认识20多年来,很奇怪的一件事是,林慧有一大堆头衔,管理很多人,这样一个大忙人,怎么会有时间来写书?

林慧对这个问题感受颇深:如果说哪种人最可怜,我觉得不是乞丐,而是企业家,因为企业家太忙了。我跟大家一样,每天一睁眼,就想到一堆工作要安排,好多事情要干……那如何才能挤时间写书、画画呢?答案是不占用工作时间,用好碎片化时间。我从20多岁就开始记笔记,一直持续了30多年。不管是在车上、还是在飞机上,不管是见到什么人,遇到什么事情,还是有什么感悟、顿悟,都记下来,然后在自己空闲下来,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整理。几百多万字的日记,才整理出几本书。前不久深圳作家协会邀请我入会,想不到从20多岁开始做作家梦,做了30多年,终于在深圳圆梦了。
杨思卓教授表示非常羡慕林慧,因为像林慧这样绘画也行、写书也行,干啥啥都行的全才太厉害了,普通人精力有限,干好一件事就很好了。可问题是,很多人花了很多时间,但是事情总干的不漂亮,这是为什么呢?

林慧对自己的前半辈子非常满意:尽管现在没有积累多少财富,谈不上有多成功,但是很满意,因为不仅帮助了很多人,而且还通过写笔记、写书留下了生命的印记。很多企业家都太忙了,忙到忘记自己为什么忙,尽管积累了很大的财富,但是很多人内心是很空虚的,因为他们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,不知道自己正真想要的是什么。拿绘画来说,我其实没有任何基础,没有受过任何科班训练,但为什么画的大家都说还可以呢,因为我从内心上热爱绘画,我能从中感受到乐趣。我见过三位声名显赫的绘画大师,发现他们也不是科班出身。而那些科班出生的人,未必能够坚持下去,因为他们绘画是为了工作,不是为了热爱。
在提问环节,现场有企业家说她从小就喜欢文学,也会写小说,但就是坚持不下来,因此她很想问问,林慧到底有什么样的动力,才支持她一路走下来?
林慧回答:这跟性格有关。因为我属于那种干一行、爱一行的人,是一个很难被诱惑的人。只要做一件事,就一定做到有结果。我的感觉是,进入任何一个行业,任何一家公司,没有五年的沉淀,绝对进不了核心层。
杨思卓教授完全认同林慧的观点:坚持确实非常重要。需要补充两点的是:一是坚持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,要坚持不断调整与优化。什么是精神病?就是那些总干同样的事,但是还总希望拿到不一样结果的人;二是要不断得到正向的激励。“人”字为什么要一撇一捺?因为只有相互支撑才能“立”起来。坚持也是也这样,要坚持下去,没有一个人给他加油鼓劲不行。为什么办共生赢?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,彼此滋养、共同进步,这样才能走的更远。

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社会,可就算企业家再急功近利,再希望快速拿到结果,也要学点哲学——企业的经营哲学。杨思卓教授问大家一个问题:为什么美国、英国、日本最大面值的货币上,上面的人是科学家、政治家、思想家,没有一个是企业家?要知道,企业家可是创造财富的人,创造财富的人却上不了货币,是不是很大的讽刺?原因是什么呢?是因为企业家只创造物质财富,不创造精神财富,因此经不起时间的考验。

企业家为什么要学经营哲学呢?因为经营哲学讲的是道,焦点是人,而管理思想讲的是术,焦点是事。一个成功的老板,首先要有管理思想,解决的是怎么干的问题,然后事业达到一定的境界后,就必须上升为经营哲学,解决企业家怎么活的问题。那些出问题的企业家,不是因为管理思想出问题,而是因为经营哲学没有学好。
杨思卓教授在为企业家赋能的过程中,妙语连珠:
走非常之路,有时候才是近路;
企业家只有永远保持好奇心,那就能永远年轻;
因为热爱,所以无怨无悔;
…………

听到这里,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:生活与生意,看起来两件事,其实就是一件事。你把生活当生意,把生意当生活,乐在其中、乐此不疲,人生就圆满了。
课程结束后,非常幸运拿到林慧的新书——《路过》,晚上睡觉前翻了翻,震撼很大:一个把商协会办的如此成功的领导人,还能把生活过得如此丰富多彩,其文笔之细腻、感情之丰富,让人叹为观止。借用杨思卓教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:
看好友林慧的散文,从《活过》到《路过》就有这样的感觉:人生大美,在于体验之美,而体验之深,三分在慧眼,七分在慧心!
